乱扫二维码当心中木马 男子扫码手机被扣话费

2013-03-11 07:52来源:半岛都市报

 

  近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“3·15”消费警示,提醒消费者注意二维码背后暗藏安全风险,不要“见码就扫”。

  近日,网友“萤火虫”反映,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半价旅游团购的二维码信息,于是对二维码进行了扫描,扫描后跳出一个软件安装的界面,于是随手就点击了安装,到月底交费时,才发现话费比平时超出了一倍,查询后得知手机被绑定了扣费软件。

 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专家刘文俭分析,二维码之所以会发生恶意吸费、诈骗等行为,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:

  一是生成方式简单,内容无人监管,目前网络上有大量的二维码软件、在线生成器方便人们制作二维码,几乎不存在制作门槛,同时也为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制造者打开了方便之门,通过此种途径他们可瞬间完成恶意下载链接到二维码的转制。

  二是暗藏木马等病毒,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,对外宣称为优惠券、软件或视频等,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。而这种专门针对手机上网用户的诈骗手段,多是采用强制下载、安装应用软件等方式,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。

  再就是消费者防范意识不足,部分消费者出于好奇,看到二维码后,往往马上拿起手机拍一拍、扫一扫,却忽视了安全问题。殊不知,一旦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的应用中染有病毒,那么安装到手机中就会遭遇麻烦;如果扫描的内容是被挂上木马的网址,则有窃取消费者手机通讯录、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的风险,甚至被乱扣话费、消耗上网流量。

  对此,中消协特别提示,最好在手机上安装一个二维码的检测工具,会自动检测二维码中是否包含恶意网站、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等安全威胁,并提醒消费者谨慎下载和安装。

  此外,建议消费者选择来自安全可靠渠道的二维码进行读取,对来历不明的二维码,特别是路边广告、电梯内广告、广告宣传单、不明网站的二维码,不要盲目扫描,如果扫码确有必要,则要提前检测。

  青岛中科软件的蔡总则建议,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时,务必看清网站域名,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,如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,则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,避免发生连锁反应。

 

 

  -名词解释

  什么是二维码

 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,起源于日本。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,按照一定的规律,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。具有储存量大、成本便宜、抗损性强等特点。特别适用于表单、安全保密、资料备份等方面。

  如今,二维码应用越来越广泛,甚至有些街头广告也用上了二维码。与此同时,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、发布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也开始逐渐增多。拿手机对准二维码“扫一扫”,带给人便捷的同时也隐藏了很多安全风险。用手机二维码在线购物、支付时,消费者需谨慎。

 

文章来源:半岛都市报


 

 

 

 

在线客服
在线QQ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联系电话
13908209797